杭州跟进优化土拍规则的「必要性」和「合理性」
8月以来,深圳、天津、青岛、惠州等城市相继发布集中供地中止或延期公告,旨在调整土地竞拍规则。
结合各地披露的公告内容,归总分析发现,土拍规则的调整主要围绕三个方向:
一是严格审查资金来源,不得由股东提供贷款、转贷、担保或其他融资便利;
二是限定溢价率上限15%,不得通过调高起拍价等方式控制溢价率、抬升实际地价;
三是地价到达上限后,通过摇号、一次性报价、竞高标方案等方式确定竞得人。
不同城市官方表达的高度一致性,预示着集中供地出让政策的调整,很可能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,而22个重点城市或先行先试。
克而瑞浙江区域认为,对于22城之一的杭州来说,立足现阶段的土地市场热度和行业发展需求,及时调整并优化土拍规则,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。
必要性方面,杭州第二批次集中供地规则中,对于溢价率和楼面起价的控制要求较低,亟需看齐“全国标准”。
具体来看,一方面,杭州普通地块的封顶溢价率为20%,已经超过最新设置的15%上限,需要回调;另一方面,多个板块出现第二批供地的楼面起价明显高于第一批的情况,需要调整,如运河新城板块,本次推地起拍楼面价2.39W/㎡,较上一次推地时的1.61W/㎡,抬升了48%。
合理性方面,过高的准入门槛,挫伤了房企的拿地积极性,不少企业陷入无地可拿和亏损拿地的两难境地;在“算不过账”的前提下,产品品质难有保障,产品减配成为必然,产品升级更缺乏动力。
杭州此次推出的10宗竞品质地块,就因实际地价过高和利润空间过窄,令大多数房企望而却步。经初步测算,在底价成交的情况下,10宗地中有5宗地楼比(纯宅带装起拍,下同)超过0.7,其中最高的北部新城地块,地楼比甚至达到0.83,可操作利润空间较小。
利润率过低的情况,在非竞品质地块中也不罕见。典型如翠苑单元商住地,其地楼比高达1.03;又如良渚板块商住地,其地楼比亦达到0.95;两宗地块住宅部分的地价和房价几乎持平,后期盈利压力较大。
坦率而言,合理的利润空间,是开发企业兑现好产品的基础。利润空间大幅收缩,既不利于企业稳健发展和专注产品,也不利于城市提高整体居住品质和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。
从必要性和合理性来看,杭州看齐“全国标准”、优化土拍规则似乎已是既定动作。除了调低封顶溢价率、稳定起拍楼面价,杭州不排除沿用天津在地价触达上限后、以摇号取代竞配建确定竞得人的可能性,此举有利于降低实际地价,为企业留出合理的利润空间。规则调整后,能够多大程度降温土拍、稳定地价、推动行业健康发展,要看杭州下一步如何跟进和落地。
【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,不代表所在企业观点。】